近日,我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亚专业组为一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形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1期栓塞颈动脉床突上段前壁破裂动脉瘤”手术。
患者为46岁女性,既往有高血压病,但平时未正规控制。近日,患者看电视时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全身不自主抽搐,持续无缓解。家属发现后立即呼120车接入我院急诊抢救室。立即予以建立静脉通路,静推“安定”后抽搐停止,意识好转。行头颅CT见少量右侧额叶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再次行头颅CTA证实为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动脉瘤。
该患者入院后,神经外科主任赵兵教授立即组织脑血管疾病亚专科组查视患者,讨论患者病情,认为患者颅内动脉瘤诊断明确,结合右侧额叶血肿及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头颅CTA见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小阜形成。考虑右侧动脉瘤系此次出血责任动脉瘤。故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动脉瘤破裂伴右侧额叶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未破裂动脉瘤,高血压病”,手术指证明确。
颅内动脉瘤一般病程隐匿,起病突然,一旦发病致死、致残率极高,因而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之一。颅内动脉瘤是由颅内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所致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为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脑血管意外中,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常见的重大疾病。一旦颅内动脉瘤破裂,对于Hunt-Hess分级1-3级的患者均应尽早处理,以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考虑责任动脉瘤位于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动脉瘤大小约6mm*8mm,瘤颈约4.5mm,系宽颈动脉瘤,不排除由BBA演变而来,首选介入治疗,且系宽颈动脉瘤,故予以支架辅助栓塞。然而,前壁动脉瘤如用传统支架辅助栓塞,即使动脉瘤栓塞致密,也存在再次复发及出血概率均高,瘤颈处金属覆盖率低,内膜修复率低等缺点。最佳治疗方案是选择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不仅能致密栓塞动脉瘤,同时改变血流动力学,减少进入动脉瘤内血流,减少再出血风险,同时增加瘤颈处金属覆盖率,增加治愈几率。
据悉,颅内密网支架植入术技术难度极高,省内也仅有少数医院开展。对于破裂动脉瘤1期行密网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手术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尝试阶段,可谓“难上加难”。
赵兵主任带领治疗组分析评估患者病情后,迎难而上,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后,充分完善术前准备,于患者入院第二天为患者施行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1期栓塞颈动脉床突上段前壁破裂动脉瘤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动脉瘤栓塞致密,支架形态、展开、贴壁均良好。术后第二天查视患者见神志清楚,查体配合,自主呼吸平稳,拔除气管插管,撤除呼吸机后转回神经外科病房继续治疗。目前患者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拟于近期出院。
据悉,我院神经外科常规开展脑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在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颅内外动静脉狭窄、烟雾病、高血压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上处于省内领先水平。